需重视血液细菌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血液的细菌污染是指血液和血液制品被细菌污染,以及细菌污染血液输注后引起患者发生严重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输血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输血发展的起步阶段.血液的细菌污染问题就引起高度关注。1937年,世界上第一个血库在美国芝加哥著名的Cook County医院建立,1939年即有文章在著名的JAMA杂志上发表专门讨论血液的细菌污染问题。美国血库协会(AABB)最新的22版标准正式增加5.1.5.1条款,要求血站和血库采取措施减少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并要求对血小板制品做细菌检测。这都说明了血液细菌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和采取措施减少血液细菌污染的紧迫性。

    血液和血液制品细菌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最主要的是在采血时细菌经采血针头进入血袋,多为献血者皮肤上的细菌,如皮肤表面的细菌由于采血前皮肤消毒不严,没有杀灭所有存在的细菌,从而使这些细菌有可能在采血过程中经采血针头进入血袋;此外,细菌可能存在于皮肤深层、毛囊或皮脂腺中,皮肤消毒不可能杀灭这些细菌,在采血过程中可能损伤皮肤而形成皮肤碎片,带细菌的碎片可能随血流进入血袋。另一个主要来源是献血者,当献血者处于菌血症状态时,细菌存在于献血者的血液循环中,采集的血液必然带有细菌。当然,在整个采供血过程中,如果无菌观念不严格,塑料袋内污染细菌或破损等都会导致血液的细菌污染,但在实施严格规范管理后,这类情况已很少发生。

    排除可能处于菌血症状态的献血者献血是减少血液细菌污染的重要措施。据统计,献血者血液中细菌引起血液污染的几率相对较低,但细菌多为格兰氏阴性杆菌,特点是产生大量内毒素,因此I临床常导致严重的细菌性反应,应该重视。加强献血者筛选过程中的问讯,排除处于落血症状态的献血者,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污染血液的发生。然而目前在献血者问讯中包括与排除菌血症相关的问题,似乎还不足以有效地排除处于菌血症状态的献血者,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研究目前献血者挑选和问讯的效果及加强问讯和排除菌血症献血者的方法。规范采血过程的无菌操作和采血前的皮肤消毒可以显著减少在采血过程中细菌进入血袋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皮肤深层细菌污染的危险,排除采血过程中最初采集的少量血液已被证明可以显著减少细菌污染血液的危险。一项研究证明,这项措施使采集的血液细菌污染率由o.14%(25/18257)降到O.03%(2/7087)。现在已有专门设计的带有附加小袋的塑料采血袋,最初采集的(10~20)m1血液进入小袋并可留用作为血液常规检测的标本。

    由于上述措施只能减少而不是杜绝血液的细菌污染,因此血液,特别是血小板制品的细菌筛检成为可以采取的进一步减少血液细菌污染危险的措施。血小板细菌检测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和成本。早期采取的方法,包括涂片染色.试纸条快速生化检测和肉眼观察血小板“旋涡”(swirling)现象的消失等,由于敏感性只能达到约106~7CFU/m1,检出率低而不能作为常规检测方法采用,但在不能作细菌培养,或因紧急需要发血而细菌培养报告还没有出来时,可采用这些简单快速的方法以防止明显存在细菌污染的血小板发往医院输注。血液细菌培养的敏感性可以达到102-3cFu/ml,已有越来越多的血站将血液细菌培养作为血小板常规检测项目采用,我国香港血液中心就较早开展这项工作。新版AABB 5.1.5.1.标准的颁布,势必促进血小板细菌培养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更广泛地实施,并进一步减少血液细菌污染的危险。

    对于红细胞等其他血液制品,严格实施冷藏或低温保存,包括运输途中(冷链)是抑制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生长,减少细菌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和有效的措施。

高峰.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21-222